根據(jù)國家統(tǒng)計局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14年我國民用汽車擁有量達到了14598.11萬輛(國家統(tǒng)計局網站目前還沒有2015年的年度民用汽車擁有量數(shù)據(jù),所以用2014年的年度數(shù)據(jù))。從2005年到2014年這十年間,我國民用汽車擁有量每年均保持著15%+的增長率增加。顯然,中國已經步入了汽車大國的行列,原來的自行車大軍現(xiàn)象是越來越少,已然被汽車大軍所代替了。為什么汽車保有量會增加呢,接下來就簡單的說說。
一、技術因素
中國汽車工業(yè)真正開始發(fā)始于我國的第一個一五計劃期間,1956年,中國第一個生產載重汽車的工廠——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生產出第一輛汽車,由此開始中國汽車工業(yè)從無到有發(fā)展起來。當時以大躍進的狂熱和速度造出的中國第一批轎車,更多地是政治因素在起作用,“造出爭氣車,獻給毛主席”是當時流行的口號,而在技術上缺乏應有的實力。早期技術的匱乏導致產品的可靠性低、產量低、口碑不好、銷量低(銷量低的主要原因接下來會提到)。而進入21世紀之后,汽車本身的技術進步,并且生產汽車的工藝也不斷發(fā)展,可靠性提高了,產量增加了,汽車的保有量也就會增加。
二、國家政策因素
2008年,全球性的經濟危機爆發(fā),國家出口受到影響。為促進經濟的發(fā)展,國家從內部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。之后便出臺了汽車下鄉(xiāng),摩托車下鄉(xiāng),家電下鄉(xiāng)等政策。汽車下鄉(xiāng)政策實施時間為2009年3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,摩托車下鄉(xiāng)政策的實施時間為2009年2月1日至2013年1月。
具體補貼措施為:
1、微型載貨車、輕型載貨車和微型客車:銷售價格每輛5萬元及以下的,補貼銷售價格的10%;銷售價格每輛5萬元以上的,定額補貼5,000元;
2、摩托車銷售價格每輛5,000元及以下的,補貼銷售價格的13%;銷售價格每輛5,000元以上的,定額補貼650元。
汽車下鄉(xiāng)對于民用汽車擁有量的影響顯而易見,在汽車下鄉(xiāng)政策實施的2009、2010這兩年的民用汽車擁有量增長率達到了20%+,相比政策實施前后這個增長速度是飛快的。
繼汽車下鄉(xiāng)之后,2015年9月29日,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,從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,對購買1.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實施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優(yōu)惠政策。業(yè)內專家表示,汽車行業(yè)對經濟的帶動作用顯著,在穩(wěn)增長的背景下,隨著購置稅減免政策的出臺,汽車下鄉(xiāng)政策或將接踵而至,為尚顯疲軟的國內車市再添動力。汽車購置稅減半無疑跟汽車下鄉(xiāng)一樣,對汽車的銷量有積極地促進作用。
三、社會因素
1.收入與用車需求
改革開放之后,國家逐步開始實行市場經濟制度,全面的計劃經濟被取消,人民結束了吃“大鍋飯”的生活。這就為汽車的需求奠定了基礎(在計劃經濟時代,人民買自行車都需要有指標,光有錢是不行的,當然那時候用車需求很小,汽車基本都是公車),人民經濟生活自由,不再受計劃經濟的限制,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可以進一步得到滿足。隨著國家經濟的發(fā)展,廣大人民群眾的收入逐漸增加,用車需求也逐漸增加,在這樣的綜合作用下,汽車的產銷量增加也是必然的。
2.婚姻大事
近些天,有一則新聞報道說媒婆帶領眾多小伙子在姑娘家排隊相親,這就凸顯了一個社會問題,男女比例失調了。
不得不說,婚姻大事確確實實為汽車的銷量貢獻了力量。最近中國男女比例貌似有些失調了,男多女少,男同胞的找對象略困難,而女同胞則容易,所以社會風氣就變成了男同胞要結婚,先得有“一動不動”,“一動”就是指汽車了,而“不動”則就是指“房子”了。男方家里沒車的要買車,有車車不好的要買更好更高級的車。所以,婚姻大事也為汽車的銷量貢獻了一份力量。(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女同胞們都是這樣,也有裸婚一族不是么,還是要相信真愛的)。
3.駕照擁有者人數(shù)增加
最近這些年來,考駕照的人數(shù)大大增加,報考人數(shù)多地區(qū),駕照考試預約還得參與排隊,約考困難?;旧厦考荫{校都是紅紅火火。加上最近又有駕照直考政策的出臺,考駕照的人數(shù)還將增加。
原來擁有駕照的少,所以汽車的銷量增長就多少受到限制,而且那會兒考駕照的成本相比也低,不過多數(shù)人都沒有想到汽車會如此快的普及起來,就像手機與電腦的普及一樣迅速,當然這都得歸功于廣大人民群眾,廣大人民創(chuàng)造了經濟奇跡,推動了經濟發(fā)展(跑偏了貌似)。
話說回來,考本確確實實也推動了汽車銷量的增加。有的人說,有車沒車的先考個駕照,考了駕照之后過不了多長時間買車就提上日成了。有的有一輛車的家庭,夫妻二人中一人先有的駕照,之后另一個人也考了駕照了,這樣有時候一輛車就不夠開了,所以再買部車的想法就這樣萌發(fā)了。
四、價格因素
上世紀八九十年代,汽車的價格是特別貴的,而且當時的錢還很值錢,所以當時的車就“更”貴了。汽車都是有錢人才能買的起的,普通人就只能望而卻步了。
汽車產業(yè)跟手機產業(yè)一樣,價格的下降為銷量的增加、產品的普及提供了極大的便利。手機產業(yè)隨著國產品手機的崛起,價格不斷下探,從最初的“山寨”機(這些手機的推出著實為手機的普及做出了極大貢獻,不得不感謝中國臺灣省的MTK聯(lián)發(fā)科Turnkey模式),到后來的安卓智能手機,以小米、華為等為首國貨不斷的退出出超巨性價比的手機,手機銷量不斷增加。
回來談談汽車行業(yè),進入21世紀后,以吉利、比亞迪等中國品牌不斷發(fā)力,用價格換市場的方式來打開銷路,推出高性價比的車型來與合資車企競爭。合資車在競爭之中,也以降價來回應,競爭的結果是消費者獲得實惠。雖然相比國外來說,國內的汽車價格還是高,倒是想比以前來說,價格已經是降低了許多了。中國品牌車企為贏得市場,不斷提高裝配工藝、汽車質量與性價比。合資車企為贏得市場價格不斷下探。消費者的選擇也變得更加豐富。價格降低使得更多的人能夠買得起汽車,價格因素是汽車銷量增加原因中不可繞過的因素。